收入分配高度不均,城乡差距世界第一
作者: 来源: 发布时间:2010年09月23日
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、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、中国薪酬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曾湘泉昨日做客人民网,谈到目前备受各方诟病的收入差距悬殊问题,曾湘泉引用财政部的最新调查,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已经达到“高度不平等”状态,10%的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%。
刚刚落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发布公告——“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,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”。对此,曾湘泉表示:“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。”
曾湘泉列举了一系列数据:基尼系数是衡量总体收入差距的重要指标。从1978年到1984年,我国基尼系数稳定在0.16的水平。而从1984年开始,基尼系数一路攀升,到2007年已达到0.473。一般说0.2之下叫“高度平等”,0.2到0.4叫“低度的不平等”,0.4以上叫“高度不平等”,我国现在0.473说明不平等的问题已经非常突出。
另外,20%的高收入和20%低收入户的倍数也在不断增大,在城镇是8.9倍,农村是6.7倍,平均在7到8倍左右。我国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群体数量很大,现在的收入结构中,我国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群体合计占总人数的64.30%。
财政部最近有一个关于财产性收入的统计数字显示,10%的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%,而最低收入10%的家庭其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1.4%。
另外,我国的差距还表现在行业地区之间。从行业的平均工资倍数来讲,1978年我们行业的平均工资倍数最高和最低是2.1倍,2000年是2.6倍,2008年是4.77倍,差距急剧上升。地区之间最高与最低工资差距倍数也在增大,1985年大概是2.07倍,2001年是2.75倍,2008年是2.69倍。(广州律师)
名词解释
基尼系数
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12年提出的,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,经济学家们通常用基尼指数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。这个指数在零和一之间,数值越低,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;反之亦然。通常把0.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“警戒线”。
其经济含义是:在全部居民收入中,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。基尼系数最大为“1”,最小等于“0”。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,即100%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;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,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,没有任何差异。但这两种情况只是在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,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。因此,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~1之间。
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:若低于0.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;0.2~0.3表示比较平均;0.3~0.4表示相对合理;0.4~0.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;0.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。
(广州律师)